博弈论的七个原理
一、最小最大原理 (冯.诺依曼)
最小最大原理研究的是竞争问题。
如何在对方利益最大化时,自已的利益损失最小。
关键:创造多重损益点 — 失之东隅,得之桑榆
损益点: 双方利益的争夺点
如果只有一个损益点,当我们在这个损益点上没有优势时,要主动创造多个损益点
案例: 不列颠空战、围魏救赵
应用一 : 价格战
价格战的本质是同质化,造成顾客的关注点集中到价格,解决之道是差异化
差异化的理解:应该是多维差异化
一维差异化最后仍会趋同,多维差异化才没有趋同动机
案例: 沙滩卖矿泉水。 如果是直线型的沙滩,则两个卖矿泉水的人会趋向于互相靠近(争夺直线中点),而如果是环型的沙滩,则两个卖矿泉水的人没有动机趋同
应用二 : 讨价还价策略
多维谈判策略 – 引入多维损益点
买家: 可以引入 质量、数量 、付款方式 等
卖家: 赠品
二、纳什均衡原理
纳什均衡研究的是合作问题,其内涵是互为最优。
要分清事前优势和事后优势
三、逆向选择原理
信息优势未必会带来博弈优势,因为缺乏信息的一方会作逆向选择
在合作博弈中,需要传递信息
在竞争博弈中,需要模糊信息
合作博弈中,需要传递的信息主要是两类: 实力和诚意
传递这两类信息的行为一定要可观察,高成本
传递诚意的信息–输诚
输诚的一种典型方式是送礼,输诚的送礼和权钱交易的送礼不同,送礼的目的是为了表达诚意,重要的是礼物对送者的成本,而不是对接受者的价值。一定要可观察,高成本。
传递实力的方式 — 浪费性消费
四、机制设计原理
机制设计原理研究的是在不知道信息时如何让人传递信息
内涵是激励相容, 即要让说实话得到的好处大于说假话得到的好处
容易被操纵的信息是没有价值的
隐性激励: 睁一只眼,闭一只眼,让对方占点小便宜,以使对方在下一期博弈中采取合作的态度,从而对自己更有利
隐性激励应用于企业管理:显性激励(工资、奖金等)员工认为是该得的,不会很感激,而隐性激励是把不该得的也给一部分。
案例: 民生银行用费用包干的形式进行隐性激励
水至清则无鱼,人至察则无徒
总结:信息的使用:
1、合作 — 传递信息
2、竞争 — 隐藏信息
3、不知道信息 — 设计机制让对方提供信息
4、知道信息 — 睁一只眼闭一只眼(隐性激励)
五、知识阶次原理
知识阶次原理用于同时行动博弈
内涵:“计”高一筹,看穿对手的选择。 “知–彼知已”
案例:空城计
自已寻找和使用上策,对手不会使用下策
大小猪博弈:谁的能力大,抗风险能力强,谁就应该采取主动
六、逆向推理原理
逆向推理原理用于相继行动博弈
内涵: 先行的一方具有博弈优势
案例: 数20游戏,海盗分钻石
1、占先
2、逆算 — 看清利益格局
3、沟通 — 描述未来利益格局,让大家了解各自在未来格局中的位置
4、分清敌友 — 敌:你不在位时有最大利益者; 友:你在位时有最大利益者
5、理性与非理性 — 当理性的人和非理性的人在一起时,一定是理性的人吃亏,所以在博弈中,可以把非理性作为手段。在现实生活中,没有那么多的非理性人,实际上更多的是将非理性作为手段的理性人,称为“理性的非理性人”。
博弈三要素:
1、局中人
博弈往往是小的格局嵌入在大的格局中,局面是动态的(螳螂捕蝉,黄雀在后)
看不清利益格局的博弈不要参与
2、策略
要了解每个参与方的策略
不要和看不清的人博弈 (不要和狡猾的人打交道)
3、报酬
求名:零和博弈 — 求名的博弈一定是对抗性的
逐利:双赢博弈 — 逐利的博弈可能是合作的
求名一定是零和的,因为“名”只有第一,没有第二
七、羊群效应原理
研究跟风行为,从众现象
双赢博弈: 行动一致,方向一致
协调博弈: 行动一致,方向不一致
协调博弈中,最后选什么方向,取决于谁占主导地位,或采用补偿的方式。主导原则适用于外部标准之争,补偿原则适用于内部路线之争
网络外部性:羊群效应的特殊表现形式 — 消费受身边的人影响,例:传销、圈子营销
枪打出头鸟: 没有必要改变每一个人,只需要改变临界数目的一小部分人。所谓临界是指听话和不听话收益相近的人。